学院新闻
近日,外国语学院用腾讯会议召开了大同大学“兴文科”大会精神学习传达会议,会议由院长张晓世主持,学院科级以上干部、各专业负责人和教研室主任参加会议。
首先,张晓世详细解读了《大同大学“兴文科建设行动方案》,要求学院各系(部)要强化学科思维,增强改革意识,深入领会“兴文科建设的内涵要义,努力寻求与其它学科的融合,找到突破口;要紧紧抓住《“兴文科建设行动方案》中的育人育才的中心思想,在促进观念重构、结构再造、模式创新、课程重塑、成果活化等方面进一步解放思想,精准施策,积极谋划学院各专业发展。
学院各系(部)负责人就学习“兴文科”大会精神,结合本专业实际,分别做重点发言。大学外语教学部主任苏雪梅认为,大学英语教学要主动识变、应变、求变,充分发挥好语言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双重特点,在通识教育课程改革上下功夫;为弘扬地方文化,可适当开设与云冈文化有关的英语教学课程;同时,应定期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研究活动,注重专业知识和思政元素的融合。
英语专业负责人赵刚松提出,英语专业应主动与其他人文学科进行交叉融合,相互学习,共同进步。如与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合作,增强学生的教育技术应用能力。在语言学研究方面,可考虑与汉语言文学和历史学专业交叉融合,促进学科发展。
商务英语专业负责人王金花建议,应进一步夯实课程体系,优化选修课程,加大实习实践课程比例;要加强学生的国学素养,提高学生的文化思辨能力;在学生外贸实践能力课程中引入虚拟化平台教学。
俄语教研室主任常有认为,要积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入第二课堂;尝试开设“俄语 商贸”“俄语 新能源”“俄语 艺体”专业方向,培养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学生。
翻译专业负责人耿小超提出,翻译专业可尝试与云冈学、汉语言文学专业合作,促进地方特色文化和国学的对外宣传。依托学院的“一院一品”教育教学改革项目,编订云冈文化校本教材,实现跨学科融合。
院党委副书记(主持党委工作)张俊杰发言强调:一是要把握“兴文科”的定位,树立以德为先的理念,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传播好中国故事,讲好中国文化。二是要把思政教育融入课程体系建设。三是要培养“一专多能”的复合型人才,提高学生的多语言和跨学科能力。
之后,外国语学院将立足实际,着眼长远,顺势而为,乘势而上,为推动外语学科在“兴文科”建设中行稳致远,为实现学院“十四五”建设总目标积极谋划、主动作为,讨论出台学院的工作方案,指导学院工作。